我國軸承行業銷售收入回顧及進出口貿易情況
我國軸承行業銷售收入回顧及進出口貿易情況
- 2020/4/6 7:36:27
據資料顯示,目前無論從軸承產量,還是軸承銷售額,我國都已經邁入軸承工業大國行列,位列世界第三。我國雖已是世界軸承生產大國,但還不是世界軸承生產強國,我國軸承行業的產業結構、研發能力、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效率效益都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2018年,我國軸承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848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3.36%,完成軸承產量215億套,比2017年增長了2.38%。
2010-2018年中國軸承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2006年至2018年,我國軸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軸承產量保持較快的增長趨勢,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速度為9.53%,規模經濟已初步形成,同時行業自主創新體系和研發能力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一套由97項國家標準、103項機械行業標準、78項軸承標委會文件組成的,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軸承標準體系,國際標準采用率達80%。
2010-2017年中國軸承行業進口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轎車軸承、高速或準高速鐵路列車軸承、各種重大設備配套軸承、高精度精密軸承、工程機械軸承等成為跨國公司進軍我國軸承行業的主要熱點。目前八大跨國公司在我國建有40多家工廠,主要涉及高端軸承領域。
與此同時,我國高技術指標軸承、高端裝備和重大裝備軸承、極端工況軸承、新一代智能化、集成化軸承等高端軸承的生產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尚未實現高端裝備和重大裝備配套軸承完全自主化。因此,國內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的主要競爭對手仍為八大國際軸承公司。
我國軸承行業主要集中在以華東地區為代表的民營和外資企業以及以東北和洛陽地區為代表的國有傳統重工業基地。位于東北地區的主要企業是以哈爾濱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國有企業和國企改制設立的大連冶金軸承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洛陽地區的主要企業是以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國有企業,其中哈軸、瓦軸和洛軸是我國軸承行業的三大國有龍頭企業。
2010-2017年中國軸承行業出口情況
2006年至2017年,我國軸承出口額增長較穩定,增速高于進口,進出口貿易順差呈增長趨勢,2017年貿易順差達15.50億美元。且對比進出口軸承單價,近幾年我國進出口軸承價差較大,但價差幅度逐年減小,反映出我國軸承行業技術含量雖然與先進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追趕中。同時反映出我國中低端軸承產能過剩,高端軸承產能不足的現狀。
長期以來,國外產品占據了高附加值的大型、精密軸承領域的絕大部分市份額。隨著我國軸承行業技術研發能力的不斷提高,國產軸承的精度、可靠性將逐步提升,國產軸承將逐步替代進口軸承,應用于重大技術裝備和智能制造裝備的制造中,國產化替代進口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